• 0734-6361111
  • 回顶部
  • 资讯动态

    NEWS CENTER

    •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乡徐家堡村:黄花菜铺就黄金路
    • 本站编辑:湖南新发食品有限公司发布日期:2019-07-05 09:33 浏览次数:

      日前,笔者来到桑干河南岸、万家山脚下的大同市云州区峰峪乡徐家堡村。村子不大,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主街两侧,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院落,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乘凉,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;村北大片绿油油的黄花地里,几个农民正忙着浇灌黄花,微风掠过,送来缕缕清香,沁人心脾……

    “刚刚解放那些年,人们经常是吃不饱肚子。改革开放后,粮食产量上去了,虽说能吃饱了,也不是很宽裕。这几年,每家种植黄花都在三亩以上,多的十几亩,收入大大增加,有好几户在城里还买了楼房、小车。”正在浇黄花的村支部书记白继跃对笔者说。

    “我家有十来亩地,过去一直种玉米和小杂粮,一年下来,也就是万把块钱的收入。这几年,只留了2亩多地种植小杂粮,其余的都种了黄花,还在邻近的东浮头村流转了5亩地种黄花。现在我种了16亩黄花,一年下来能收入五六万块钱,给儿子在大同买了楼房、小车。”村民许业亮高兴地说。

    云州区素有“黄花之乡”的美誉,据史料记载,云州区栽种黄花始于北魏,明永乐年间开始大量种植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由于火山喷发后的富硒土壤条件,加上日照时间长、水资源丰富、昼夜温差大等天然优势,生产出的黄花菜具有色泽金黄、角长肉厚、一花七蕊的上佳品质,多年来产品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,在国内、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,远销日本、东南亚等地。

    2-1Z32G31641-50.jpg

    但是,长期以来,因为受采摘劳力不足、晾晒场地不够用、收购价格不稳定、种植前三年没收益、冰雹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问题困扰,当地黄花一直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,不能上规模、上水平发展,形不成大产业,导致农民们守着“香饽饽”却过着穷日子。

    近年来,云州区在科学分析研判经济效益、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,把做大做强黄花产业确立为“一县一业”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,配套出台了土地流转、资金扶持、技术服务、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扶持黄花产业发展的措施。引导、支持各乡镇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“合作社+农户”等运作模式扩大种植面积,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种植、集约化加工、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。同时,立足黄花菜主产地优势,大力扶持黄花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,开发有较高品位的黄花系列食品,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,不断提高黄花的产量、品质,延长产业链,为全区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。

    徐家堡村位于云州区峰峪乡南部,全村159户338人,贫困户72户,耕地面积1000余亩。接到区里发展黄花产业的号召,村党支部书记白继跃随即组织召开村 “两委”班子会议,反复研究分析村里的人口结构、土地、水利资源等情况,做出由“两委”班子成员、党员带头发展黄花种植的决定。他带头种植黄花30亩,并要求村“两委”干部每人不低于10亩、党员不低于5亩。为了解决黄花采摘难问题,几年来,白继跃坚持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帮助群众修水渠、栽种和采摘黄花。党员干部还主动到周边县区帮助联系采摘工,引导种植户加入黄花种植保险和价格保险。为了解决阴雨天黄花晾晒难问题,党员干部们千方百计争取资金,建起了9000平方米的黄花晾晒场地、4座冷库和3个黄花烘烤房,并配套了喷灌设备,提高了灌溉效率……目前,该村黄花总面积发展到500亩,有200多亩进入盛产期,亩收入5000-8000元,其收益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5%以上,成为全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2016年以来,全村黄花收入每年均达到100万元以上,黄花种植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。2017年,该村整体退出贫困村。2018年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8元,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、先进村。村民家里买了小汽车、楼房、新家电等,人们有钱了,生活富裕了,乡风文明了,大大增强了村民的辛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
    白继跃说:“我们村有20户村民用卖黄花的钱给儿子在城里买楼房娶媳妇,他们还用卖黄花的钱购买农机具,现在全村有大型拖拉机2台,联合收割机一台,小四轮拖拉机7台,机械耘锄20台,斗式三轮摩托车20台,农用车10台,机械代替了驴耕驴驮。”

    与此同时,该村还大力实施乡村提质工程,更换街巷两侧土围墙1000米,维修了入户自来水管网,新建了村中心公园、文化活动室、医务室和公共太阳能浴室,并安装了暖气,硬化了街巷,安装了太阳能路灯,对主街巷进行了绿化、美化,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,群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。